免费提问
首页 > 其他症状 > 详情页

中医治疗小脑共济失调的方法有哪些?

2018-11-16 女 | 50岁
回答(6)
向TA提问 头像 唐建兵 已帮助网友:4223

共济失调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几方面:构音障碍(言语不清,爆破性语言等),精细动作障碍,平衡障碍,还有一些眩晕、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①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②小脑性共济失调;③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④大脑型共济失调。而临床上一般称呼的“共济失调”,多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现临床上治疗共济失调的常用针灸方法,对共济失调的治疗效果不错,而且规避了传统治疗的很多弊端,能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改善生活质量。

2018-11-16
向TA提问 头像 廖元兴 已帮助网友:1818

小脑共济失调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脑部变性之疾。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多数有家族史,它与患者的自身免疫障碍、生化缺陷、小脑病毒性炎症改变所致的后遗 症等因素有关。是目前一种难治病症。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一般采取肢体功能训练、按摩、推拿以增强肌力,防止萎缩。应用胞二磷胆碱及毒扁豆碱治疗有一定疗效。中医中药治疗。治疗:以补益肝肾,滋养精血,舒筋通络为法。方用:生熟地15g,女贞子15g,山药15g,首乌15g,天麻15g,牛膝 15g,当归15g,,白文利15g,旱莲草15g,

2018-11-16
向TA提问 头像 吴名波 已帮助网友:3632

共济失调型脑瘫占脑瘫发病人数的4%,主要是小脑受损的类型,除此之外,可能有锥体系,锥体外系,深部感觉系统的重复病变。共济失调型脑瘫特点是不能持续性姿势控制,协调运动障碍。表现为平衡失调,肌肉本体感觉,关节的位置觉丧失,肌张力下降,易疲劳,可伴有距离测定障碍,眼球和肢体震颤,可能有智力低下等。可以用中医理疗的方法进行恢复训练:
(1)开始时训练患者作小范围的平稳而又流畅的运动.范围随着患者的控制改善而逐渐加大.
(2)治疗应集中在训练患者在正常支持基底上(即站立时两足距离正常而不是患者由于害怕不稳定而使两足的距离加大)和在抗重力的位置上训练平衡.
(3)发展在抗重力位置上的平衡,第一步是使位置尽量稳定其法是增加为提高稳定而设的固定点和进行压缩,如在支撑于桌或床上的上肢的肩部向下或在站位上通过骨盆向下进行的压缩.

2018-11-16
向TA提问 头像 高福玲 已帮助网友:4161

小脑性共济失调可通过IAs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观察,如穿衣、系扣、端水、书写、进食、言语、步态等。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步行时不能直线。忽左忽右呈曲线前进,表现为剪刀步伐,呈“Z”形前进偏斜,并努力用双上肢协助维持身体的平稳。肌张力的改变随病变可由降低而转变为痉挛状态,共济失调步态也可随之转变为痉挛性共济失调步态。站立不稳,身体前倾或左右摇晃,当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时,摇晃不稳更为突出,易摔倒常是患者早期的主诉。患者常常说到:“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时,行走不稳更明显,更易摔倒”。随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表现起坐不稳或不能,直至卧床。建议及时到正规的省级中医医院脑病科进一步咨询检查,以明确详细的病情及早采用最佳治疗配合中医中药针灸理疗按摩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好转。平时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辛辣刺激食物少吃,按时休息,适当锻炼,戒烟酒茶,早日康复。
以上是对“中医治疗小脑共济失调的方法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8-11-16
向TA提问 头像 张绍兰 已帮助网友:2022

中医调理体质需要面诊,而且需要四诊合参,根据你的个人情况进行辩证处方。单从你的症状来看很难判断是什么证型,这需要结合你的舌脉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中医治疗某个疾病需要四诊合参,不是单说某一个病就进行处方用药的。建议你到医院就诊,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面诊后四诊合参,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辩证处方。

2018-11-16
向TA提问 头像 魏帅帅 已帮助网友:1819

共济失调的病因很多,首先须确定属于哪一性质的,然后考虑各有关的多种病因。因此,深感觉、前庭系统、小脑和大脑损害都可发生共济失调,分别称为感觉性、前庭性、小脑性和大脑性共济失调,还有原因不明的因素,有的伴有智能不全或痴呆
1.改善患者运动的姿势基础:增强近端稳定性;改善平衡调节,使患者学会小范围的运动。
2.改善主动肌、协同肌、对抗肌的协同,使患者的运动变得平稳和流畅。
3.在抗重力的位置上,让患者体验有目的的抗重力运动。
4.改善视固定和眼、手协调,使患者能利用视觉帮助稳定。
共济失调康复治疗主要是进行循序渐进的有效的康复训练,饮食疗法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的功效。补脑核桃,多吃蛋白质类食物及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中药疗效确实是不错,最好找中医调理一下,药物疗法加食疗再加适当的运动才好。

2018-11-16
相关问答
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