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问
首页 > 传染科 > 寄生虫疾病 > 详情页

疟疾潜伏期有什么症状?

2018-12-24 女 | 45岁
回答(7)
向TA提问 头像 张瑶 已帮助网友:4112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
检查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1.血象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多次发作后下降,恶性疟尤重;白细胞总数初发时可稍增,后正常或稍低,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常增多,并见吞噬有疟色素颗粒。
2.疟原虫检查
血液涂片(薄片或厚片)染色查疟原虫。并可鉴别疟原虫种类。骨髓涂片染色查疟原虫,阳性率较血片高。
3.血清学检查
抗疟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3周出现,4~8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现已应用的有间接免疫荧光、间接血凝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阳性率可达90%。一般用于流行病学检查。
以上是对“疟疾潜伏期有什么症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8-12-24
向TA提问 头像 黄文飞 已帮助网友:3034

问题分析: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在人体血液内所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吸血时传播,多见于夏秋季节。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2018-12-24
向TA提问 头像 张慧芝 已帮助网友:4011

问题分析:如果是疟疾潜伏期是没有症状的,发病后才出现症状,疟疾的潜伏期一般是8-14个月,身体免疫力低下时可以提前发病,所以现在是不能排除疟疾的发生,现在有两种情况,一是疟疾,二是感冒。
需去医院的传染科就诊,需做个血液涂片染色查疟原虫,如果检查是正常的就可以排除疟疾了,需针对感冒进行积极的治疗,都可以逐渐痊愈的。

2018-12-24
向TA提问 头像 高锡云 已帮助网友:3368

问题分析: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夏季两季多见,常年可发病,国内多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脾肿大,贫血等症状。潜伏期就是从感染到发病的这段时间,一般情况下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也有达一年半的,极少数人还有更长一些的。根据临床症状及化验检查诊断不难的。
疟疾是由雌性按蚊传播的,其他类别的蚊子不会传播疟疾的。蚊子传播的疾病还有乙型脑炎、革登热、丝虫病等疾病。

2018-12-24
向TA提问 头像 wangwen 已帮助网友:2477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现症患者或无症状带虫者,其血液中具有配子体者便成为传染源。血液中原虫密度越高,配子体的密度也会越高,传播的机率也越大。
以上是对“疟疾潜伏期有什么症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8-12-24
向TA提问 头像 吴名波 已帮助网友:3632

你好。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潜伏期一般没有太明显的症状。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还有其他疑问吗?

2018-12-24
向TA提问 头像 胡世春 已帮助网友:2400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2018-12-24
相关问答
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