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问
首页 > 传染科 > 肝病 > 详情页

黄疸是黄疸肝炎吗?

2018-12-06 女 | 1个月
回答(7)
向TA提问 头像 张慧芝 已帮助网友:4011

医学上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种类型,其中乙肝是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本病遍及全球,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例有发热,黄疸,约有半数患者起病隐匿,在检查中发现.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广泛存在于血液,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精液等处,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密切接触等传播,所以乙肝发病具有家族性.
并不是每个感染病毒的人都会成为乙肝患者,这与患者感染的病毒数量,毒力和感染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免疫反应状态,也在乙肝病情和病程的转归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可能出现下面结果:不发病且产生保护性乙肝表面抗体,长期慢性无症状带毒者,轻度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据您目前情况看是急性发作期如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乙肝难以根治,治疗上目前没有特效药.所以乙肝应该从多方面综合治疗:
1.要有克敌制胜的坚强意志,“怒则伤肝”,要保持愉快心情;
2.病毒活动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等到病情稳定,转氨酶不升高时才能适当活动;
3.乙肝用药如用兵,多则有害,少则无效,针对自己的病情,在专家指导下选择服用抗病毒药,调整免疫药,活血化瘀药,抗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切勿有病乱投医滥用药;
4.保持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主.
以上是对“黄疸是黄疸肝炎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8-12-06
向TA提问 头像 罗正强 已帮助网友:4400

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的整个病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即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其临床表现如下:
(1)黄疸前期从患者开始有症状到出现黄疸这段时间,约为数日至2周.起病时患者常感畏寒,发热,体温38℃左右,少数患者可持续高热数日.更为突出的症状是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腹部堵胀满闷,尿黄似浓茶水,大便较稀或便秘.在这阶段因个体差异,患者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应特别注意,如有的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类似感冒.有些患者可伴关节酸痛而被误认为风湿病.也有少数人有剧烈腹痛而误认为急腹症.还有少数人可出现等麻疹.此期中末,查体可发现肝区叩击痛及压痛,半数以上患者肋缘下可触及肝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尿胆红素阳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抗—HBcIgM)阳性.此期患者的血液,大小便,呕吐物中均含有大量肝炎病毒,因而有很强的传染性.
(2)黄疸期患者巩股(白睛部分),皮肤及粘膜黄染,于数日到2周达高峰.此时发热渐退,消化症状却进一步加重.肝脏肿大压痛,约10%—35%的患者脾脏亦肿大并能触及.血象白细胞正常或稍偏低,肝功能试验明显异常,血清胆红素在17微摩尔/升(1.0毫克见)以上.此期一般约持续2-6周.
(3)恢复期黄疸渐消退,症状逐步消失,肝,脾肿大日渐回缩,肝功能趋向恢复直至正常,为期约4周.
淤胆型肝炎时黄疸虽深,但患者一般情况往往较好,只有当持续黄疸,或黄疸急剧增高时,病情加重或引起胆汁性肝硬变的后果.绝大多数乙肝患者黄疸加深与肝细胞坏死程度相平行,黄疸越深,临床症状越重,病情可向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发展.在婴幼儿,急性乙肝大多发展为慢性,但是在成人则80%以上能够彻底痊愈.

2018-12-06
向TA提问 头像 王涛 已帮助网友:4421

黄疸型乙型肝炎整个病程一般分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主要表现为恶心,肝区疼痛,食欲不振,黄疸等.
(1),黄疸前期这个阶段,一般持续2~7日,开始有2~3日发烧,精神不振,发困多睡,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腻,腹痛,两肋痛,腹胀,腹泻,开始可能有些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流涕等,有时可误认为是感冒.
(2),黄疸期这一阶段,大约持续1~2周,重的可持续1月以上,这时孩子出现眼黄,面黄,尿黄.尿色如浓茶或如酱油样,大便发白.随着黄疸的减轻和消退,孩子的消化道症状也逐渐减轻和消失.
(3),恢复期这一阶段,大约持续2~3周,有的持续1~2月.这一时期黄疸已退,食欲恢复,精神和体力也逐渐恢复.肝功转氨酶逐渐下降一直到正常.肝肿大也逐渐恢复.但是肝脏实质的真正完全康复还需半年左右.
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的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黄疸型肝炎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无黄疸型肝炎无黄疸,其它症状和体征也轻.
常规治疗
一,基础治疗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防止交叉及继发感染.可注射丙种球蛋白,口服卡那霉素以控制肠道细菌的生长.
二,抗病毒药物应用
三,免疫调节剂的应用:①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②胸腺肽治疗;③强力宁.
四,活跃微循环的药物治疗:莨菪类药物和小剂量肝素,丹参等,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2018-12-06
向TA提问 头像 张莉莉 已帮助网友:4261

当发现自己尿的颜色较深,如浓茶样,并且出现皮肤巩膜有黄染就会很自然想到请医生诊治,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出现黄疸是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出现黄疸的原因基本有三种:
1.淤血性黄疸(肝前性);
2.肝细胞性黄疸;
3.阻塞性黄疸(肝后性)急慢性黄疸性肝炎是一属于肝细胞怀黄疸,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疾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等导致肝脏肝细胞坏死变性,水肿,使肝脏对胆红素摄取,结合与排泄障碍.胆红素返流入血液中,因此表现为明显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可根据流行病事操史,临床症状,特征综合检查进行诊断,可有食欲不振,发热,乏力,上腹部不适,右上腹痛,恶心呕吐,厌油等症状,随后出现黄疸,表现尿色,如浓红茶,共体,皮肤巩膜感染.肝脏可以肿大,有点痛.实验若检查肝功能异常,转氨酶明显升高,胆红素升高,病原体检测可查到病毒分型,目前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病毒.急性黄疸性肝炎以甲,戊病毒为常见,大多数能痊愈,少数呈瘀胞性肝炎,病程延长,但预后变良好.而乙型,丙型容易进入慢性,急性黄疸性肝炎经适当休息,注意饮食,仅选用适当中,西药治疗,大多预后良好,而值得提醒的是有0.1%急性黄疸型肝炎由于肝细胞损伤后不能得到控制,出现肝细胞大块或亚大块坏死,而出现急性重型肝炎或亚急性重型肝炎,2周或2月内出现病情严重恶化,预后极差,可以急性黄疸型肝炎也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重型肝炎发生.

2018-12-06
向TA提问 头像 王志强 已帮助网友:3053

你好,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诉你,黄疸和黄疸型肝炎不是一回事。
出生28天内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如果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喂点葡萄糖水,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医嘱给孩子喂点茵栀黄,或者做蓝光治疗。
以上是对“黄疸是黄疸肝炎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8-12-06
向TA提问 头像 张月玲 已帮助网友:2082

你好,这个小孩子黄疸,原因很多,可能是肝脏的原因,也可能是溶血的问题,及时检查下的
可以查查肝功可以判断胆红素的水平,另外就是可以做一个乙肝等相关检查的,如果胆红素很高,需要住院治疗的

2018-12-06
向TA提问 头像 熊平安 已帮助网友:3558

黄疸前期从患者开始有症状到出现黄疸这段时间,约为数日至2周.起病时患者常感畏寒,发热,体温38℃左右,少数患者可持续高热数日.更为突出的症状是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腹部堵胀满闷,尿黄似浓茶水,大便较稀或便秘.在这阶段因个体差异,患者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应特别注意,如有的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类似感冒.有些患者可伴关节酸痛而被误认为风湿病.也有少数人有剧烈腹痛而误认为急腹症.还有少数人可出现等麻疹.此期中末,查体可发现肝区叩击痛及压痛,半数以上患者肋缘下可触及肝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尿胆红素阳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抗—HBcIgM)阳性.此期患者的血液,大小便,呕吐物中均含有大量肝炎病毒,因而有很强的传染性.
黄疸期热退后出现黄疸,常见巩膜首现黄染,继而全身皆黄,于数日至2~3周内达顶峰.多数为轻度至中度黄疸.此时消化道症状加重,肝脏肿大,有压痛及叩击痛;少数脾脏肿大,助缘下可触及.部分病人伴有皮肤搔痒,心动徐缓,腹痛及皮疹.患者经过数日休息后,恶心减轻,呕吐消失,食欲逐渐好转.血液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稍低,分类计数淋巴细胞偏高,可有少数异常淋巴细胞出现.尿胆红素,尿胆原阳性(黄疸很深,粪便灰白色者,尿胆原可能暂时阴性)。

2018-12-06
相关问答
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