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问
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 详情页

眼睛长针眼怎么办?

2018-12-05 女 | 28岁
回答(6)
向TA提问 头像 张慧芝 已帮助网友:4011

局部热敷,以促进化脓,轻的炎症也可在热敷后完全消失.全身及局部抗生素治疗可促进炎症的消失,青霉素族的抗生素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均可,它对化脓菌的作用都很好.局部可点眼药,一般使用0.25%氯霉素眼药水即可,如分泌物多可用利福平眼药水效果好.小儿入睡后可涂金霉素眼膏.
切开排脓,不要等到自行破溃,这样可以减少病人的疼痛,并可缩短疗程.当脓头出现时切忌用手挤压,因为眼睑血管丰富,眼的静脉与眼眶内静脉相通,又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而眼静脉没有静脉瓣,血液可向各方向回流,挤压会使炎症扩散,引起严重合并症,如眼眶蜂窝织炎,海绵窦栓塞甚至败血症,从而危及生命.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以免将细菌带入眼内,引起感染.
麦粒肿病虽小,但很是让人烦恼,痛苦不堪,医疗上又无治疗好办法,用酒精棉球擦拭眼睫毛根部效果非常好.方法是:当开始患病---眼睑发痒,出现红肿或疼痛时,即刻用酒精棉球擦眼睫毛.
擦时要双眼紧闭,用酒精棉球(不要太湿,太湿时挤掉一些酒精)在眼睫毛根处来回轻轻擦几下.擦后双眼会感到发热(发热时不可睁眼,否则酒精会渗透到眼里使眼睛疼痛),待热劲过后再睁眼.只要当天擦2~3次就可消肿.

2018-12-05
向TA提问 头像 王涛 已帮助网友:4421

你好,针眼是指胞睑近睑缘部生小疖肿,局部红肿疼痛起硬结,易于溃脓的急性外障眼病,俗名偷针。相当于西医的麦粒肿。
局部治疗
(1)初起未酿脓时,可用湿热敷,以助消散。
(2)用紫金锭或清火眼丸,调外障眼药水或其他消炎眼药水或冷开水,外涂患处皮肤;也可用如意金黄膏涂局部皮肤。注意:切勿将药物涂入眼内。
(3)取新鲜鸭跖草数段,除去叶用茎,洗净后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或火上烘烤,用手指挤压,将断端流出的药汁迅速涂于患处,注意勿涂入眼内,每日4~5次。
(4)用新鲜一点红、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野菊花等的1-2味,洗净捣烂,外敷患处皮肤,注意勿涂人眼内。

2018-12-05
向TA提问 头像 张莉莉 已帮助网友:4261

你好;针眼就是麦粒肿.麦粒肿分为外、内麦粒肿。外麦粒肿病变于睑缘睫毛毛囊的皮脂腺,局部红肿热痛,可触及硬结如绿豆大小,数天后在眼睑皮肤上出现黄白色脓点。内麦粒肿位于睑板腺,因组织致密局部常出现疼痛。翻转眼睑可见睑结膜上有红肿硬结或黄白色脓点。
患有麦粒肿要及时治疗,早期点消炎眼药水,用清洁毛巾或热水袋作热敷,每日3次,每次15分钟,如有剧痛、局部红肿或全身发热,应全身加用抗生素治疗,已化脓者必须切开排脓。为了预防麦粒肿的发生及预防反复发生,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眼部卫生。
②注意休息。
③多吃水果,适当增加维生素的摄入,提高身体抵抗力。
④积极治疗眼睑慢性病(如沙眼、睑腺炎等)。
⑤对反复发作者,应查找病因,注意矫正屈光不正。此外,可肌注丙种球蛋白。

2018-12-05
向TA提问 头像 曾晓锋 已帮助网友:1818

针眼、睑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炎症。
治疗:局部湿热敷,用干净毛巾或纱布,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先使用抗菌素眼药水如: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每日4—6次,在外擦:红霉素眼膏。配合口服:头孢克肟片效果更好的。切忌挤压局部。
以上是对“眼睛长针眼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8-12-05
向TA提问 头像 张月玲 已帮助网友:2082

您好,您所说的针眼就是医学上说的麦粒肿,是指睑板腺或睫毛毛囊周围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一定不要用手去挤,避免出现眼眶蜂织炎等并发症,需要积极消炎治疗。
建议输液两组积极消炎治疗,一组静脉点滴头孢呋辛钠,一组静脉点滴替硝唑注射液,同时,白天用氯霉素滴眼液点眼,晚上睡前用红霉素眼膏点眼,必要时到医院采取手术治疗,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吸烟饮酒,禁止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不要吃香菜、海产品以及肉类等发物,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2018-12-05
向TA提问 头像 熊平安 已帮助网友:3558

平常爱揉眼睛、抵抗力低、偏食、眼睛过度疲劳、很少眨眼睛、睡眠不足的人,都是长针眼的高危险群二、一般说来,轻微的针眼约在三至五天内便会痊愈。
治疗方式为局部涂抹抗生素如红霉素眼药膏,热敷可加速针眼之消褪;若脓点出现,则应切开排脓;若感染症状严重,便需口服抗生素。若出现针眼的症状或已长出针眼,更要注意眼部清洁,可减缓病情加速复元,一般说来,轻微的针眼约在3至5天内便会痊愈。
家庭用药
(1)0.25%氯霉素眼药水,每日4-6次或0.1%利福平眼药水,每日2-4次,点眼。
(2)0.5%四环素眼药膏或0.5%红霉素眼药膏,每日3-4次,涂眼。
(3)症状严重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应全身使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以控制炎症、防止扩散。
如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首次4片。麦迪霉素,每次O.2克,每日3次。红霉素,每次0.25克,每日4次。

2018-12-05
相关问答
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