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问
首页 > 传染科 > 肝病 > 详情页

甲肝严重吗?

2018-11-23 女 | 34岁
回答(6)
向TA提问 头像 wangwen 已帮助网友:2477

甲肝病情初发时,病人会出现疲乏无力、不想吃饭,小便颜色加深,有时伴有发烧等症状,严重时眼睛、皮肤发黄。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预防甲肝除在生活上注意清洁外,注射甲肝疫苗也是非常有效的预甲型病毒性肝炎
引急性肝炎的并发症较少,其中比较常见的胆囊炎,偶见心包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甲型肝炎的肝外并发症较多,有皮疹者占9.7%,出现蛋白尿者占33%,关节酸痛者占38.6%,可能与感染后病人血清中有短暂的免疫复合物形成有关。还有一些患者伴有肝性脑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性心肌炎、格林巴利综合症等,甲型肝炎的病死率为15.2/10万。

2018-11-23
向TA提问 头像 彭丽霞 已帮助网友:2212

甲肝的全称是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对象以青少年及儿童为主,成年人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它是各种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我国是甲肝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典型的甲型肝炎临床过程分四个阶段:
①潜伏期,
②前驱症状期,
③黄疸期,
④恢复期。
疾病轻重程度往往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在幼儿中,甲型肝炎常表现出无症状或无典型特征的症状,经常无黄疸期,而在青少年和成人中,经常表现出有黄疸期症状的感染

2018-11-23
向TA提问 头像 吴名波 已帮助网友:3632

甲肝是急性肝炎,就是肝脏发生炎症迅速,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快就可能引起肝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但甲肝容易控制,恢复也快,乙肝不好控制,目前还没有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建议检查肝功,只要肝功检查正常,不要担心。但是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过于劳累,禁酒,不要吃肝损害的药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如果要吃可以吃点:复方维生素B 维生素C 肌苷片 保肝治疗,但是药物不要过多,过多的药物反而会造成肝脏损害。因为任何药物都要通过肝脏代谢。都会或多或少加重肝脏损害。肝功能正常就不需要特别治疗,肝功正常才是目的。

2018-11-23
向TA提问 头像 胡世春 已帮助网友:2400


甲型肝炎是自限性疾病,治疗以一般及支持治疗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强调早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退,可逐步增加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急性黄疸型肝炎宜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起病后3周)满,临床症状消失。血清总胆红素在17.1umol/L以下,ALT在正常值2倍以下时可以出院,但出院后仍应休息1-3月,恢复工作后应定期复查半年-1年。
 
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如进食少或有呕吐者,应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维生素C3g、肝太乐400mg、普通胰岛素8~16U,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加入能量合剂及10%氯化钾。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
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暴发性肝衰竭的患者需要支持治疗,并采取措施控制脑水肿。必要时选择肝移植术。对于孕妇感染HEV需要特殊的关注,不主张终止妊娠来治疗HEV引起的暴发性肝炎。因为凝血功能紊乱、产后出血都是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处理时可以使用新鲜冰冻血浆。
以上是对“甲肝严重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8-11-23
向TA提问 头像 谢武龙 已帮助网友:3295

甲肝的话,多会引起急性肝炎而且多是急性黄疸型肝炎 ,症状如发热,黄疸,乏力厌食等,甲肝预后较好,不会发展成肝硬化,很少转为慢性,也就是说要是症状不是很,没不高胆红素不高的话 是应该治疗的 胆红素很高会诱发胆红素脑病 。
你好,一般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阳性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以前有过隐性感染,自己不知道并且自愈了,产生了终生存在保护性抗体,一种是之前打过甲肝疫苗,产生了抗体,像这种情况说明以后都不会感染甲肝了
建议不用担心,最好是到医院检查一下肝功能,没有异常,不需要治疗

2018-11-23
向TA提问 头像 高福玲 已帮助网友:4161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急性传染病病人和无症状的甲肝病毒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经粪—口传染、甲肝病毒由病人粪便排出、直接或间接污染手、水、食物和餐具、降人吃进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后便可受到感染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通常为散发、但在水源和蛤蜊、牡蛎等生食的水产品受到严重污染时可造成暴发流行任何人都能被传染、儿童易感、孕妇与体弱者传染后病情重已患过或感染过甲肝的人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重症病人必须在医院抢救、一般病人有条件时都应住院隔离治疗除重症病人外、原则上不需保肝药、但可补充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病人一般都会在几个月内顺利恢复预防措施。在接触病人后、应注意手和物品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防止把疾病传染给自己或其他人。

2018-11-23
相关问答
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