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问
首页 > 其他症状 > 详情页

爱偷东西怎么才能改变?

2018-11-12 女 | 23岁
回答(6)
向TA提问 头像 张莉莉 已帮助网友:4261

心理疾病,是一种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长期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使人产生精神病变。心理病疾病是很普遍的,只不过存在着程度区别而已,而且现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类愈发脱离其自然属性,污染、生活快节奏、紧张、信息量空前巨大、社会关系复杂、作息方式变化、消费取向差异、在公平的理念下不公平的事实拉大、溺爱等,都使心理疾病逐渐增多并恶化。心理疾病种类很多,表现各异,而且有可能出现更多的以前都没有注意到,或已经合理化(不认为是心理疾病)。随着时代变化新发现的心理疾病也不少。心理疾病学术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可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其严重程度分类,可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

2018-11-12
向TA提问 头像 曾晓锋 已帮助网友:1818

病理性偷窃,虽然不属于精神问题,但是属于心理疾病。这样的偷盗行为,无法改变,难以抑制,这种情况属于精神心理性的依赖表现。也就是说,盗窃已经成为其习惯,很难根治,若非盗窃犯自己有戒除“偷瘾”的意愿和决心配合就诊,仅通过监管场所对其做普遍的、常规的、简单的心理干预是没有效果的。而且,即使通过心理治疗,缓解或治愈了罪犯的“偷瘾”,如果出狱后,其没有正当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来源,再犯的可能性这类人群没有明显的特征,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生。导致这类行为的原因,除了缺乏某种神经递质的生物学原因,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因来自于心理,为了处理其焦虑等负性情绪,选择了难以自控的偷窃行为作为发泄方式,以此获得关注、刺激或快感。此类患者可以通过心理干预进行矫治,但因一些发生过实际行为的患者存在法律道德的顾虑,不愿承认,是发现、治疗“盗窃癖”的一大困难。

2018-11-12
向TA提问 头像 张月玲 已帮助网友:2082

根据偷窃的病因展开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每个偷窃癖患者都有很痛苦的一面,或碍于法律的残酷无情,或羞于面对社会的指责,或不善于表达而掩盖了自身的痛苦和欲望。我们的治疗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用药物可以帮助减轻偷窃冲动,减少行为的发生,防止行为的升级。其次要辅以心理治疗,对冲动控制障碍的治疗往往运用十二步康复计划,目标是帮助患者理解和识别促发偷窃行为时的事件、情绪和想法,识别偷窃行为背后潜在的不良感受和需要,帮助患者练习如何停止行动、感受情绪、倾听内心想法的技巧;改善人际沟通模式,促进患者在关系中寻找满足感。帮助患者用准确的、积极性的处理负性情绪的方式来取代偷窃行为。

2018-11-12
向TA提问 头像 熊平安 已帮助网友:3558

患盗窃癖人群的分布很难统计,和偷窃有关的羞耻感阻止患者向专业机构求助并接受治疗,而且患者拒绝承认自己的疾病属于心理障碍。被抓到的小偷中大约有5%为偷窃癖,一般认为女性稍多于男性,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生,很多患者都是维持偷窃行为十年以上才接受精神科评估和治疗。
生物学方面:中枢神经化学系统缺乏某种神经递质,如中枢五羟色胺功能低下;心理学方面:偷窃癖患者往往存在情感表达不能,而难以自控的偷窃行为是处理其自身焦虑、难过等负性情绪的一种方式。有些患者通过偷窃方式获得关注或情感反应,而有些患者当生活中缺乏所需的情感支持或体验时寻求能够增加刺激的行为,还有一些患者为了摆脱空虚、抑郁、焦虑等不适情绪,通过寻求快感和满足感来缓解本身的情绪问题。
以上是对“爱偷东西怎么才能改变?”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8-11-12
向TA提问 头像 高锡云 已帮助网友:3368

这样的情况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同时需要避免孩子一个人久待,需要让孩子看些正能量的书籍。
需要从内心去了解孩子的思想,并杜绝孩子的不良习惯,必要的时候需要看心理医生。

2018-11-12
向TA提问 头像 wangwen 已帮助网友:2477

这种追求刺激的行为可以称为“病理性偷窃”,属于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反复的难以克制的偷窃冲动,并不是为了本人使用或获取钱财,取而代之的是患者将这些物品丢掉、送人或收藏。
患盗窃癖人群的分布很难统计,和偷窃有关的羞耻感阻止患者向专业机构求助并接受治疗,而且患者拒绝承认自己的疾病属于心理障碍。被抓到的小偷中大约有5%为偷窃癖,一般认为女性稍多于男性,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生,很多患者都是维持偷窃行为十年以上才接受精神科评估和治疗。
出现病理性盗窃的原因:
1.生物学方面:中枢神经化学系统缺乏某种神经递质,如中枢五羟色胺功能低下;
2.心理学方面:偷窃癖患者往往存在情感表达不能,而难以自控的偷窃行为是处理其自身焦虑、难过等负性情绪的一种方式。有些患者通过偷窃方式获得关注或情感反应,而有些患者当生活中缺乏所需的情感支持或体验时寻求能够增加刺激的行为,还有一些患者为了摆脱空虚、抑郁、焦虑等不适情绪,通过寻求快感和满足感来缓解本身的情绪问题。

2018-11-12
相关问答
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