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问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风湿性心脏病 > 详情页

五加皮与刺五加

2018-09-16 女 | 25岁
回答(7)
向TA提问 头像 张瑶 已帮助网友:4112

五加皮和刺五加不是一样的. 五加皮具有调节机体紊乱,使之趋于正常的功能.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较人参显著,并能明显的提高耐缺氧能力.补中,益精,强意志,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健胃利尿等功能.久服轻身耐劳.
 刺五加功效:补肾强志,养心安神.适用于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现代研究发现,刺五加含有五加苷,左旋芝麻素,多糖等.有较好的抗衰老,抗疲劳及强壮作用.能增强体力或智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用.此茶配以具有养心益智的五味子,有较好的益智强心,养心安神功效.

2018-09-16
向TA提问 头像 胡世春 已帮助网友:2400

刺五加使用的是根茎,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是常用的中药材,广泛用于中成药中.刺五加花果也同样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其作用与人参相似,主要有: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对中枢有镇静作用,可以减少印防己毒引起的惊厥,临床对神经衰弱,失眠有一定作用.
2,抗疲劳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可扩张血管,改进脑血流供应,降血压,临床用于调节血压,治疗冠心病.
4,抗炎作用
5,抗肿瘤作用 临床上用于防治慢性苯中毒及粒细胞减少症有一定的疗效.
6,增加机体对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抵抗力 临床用于各种类型的神经衰弱有显著疗效,能增加睡眠,对心悸,健忘,乏力等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对老年人气管炎有扶正固本作用,能增加患者食欲,增强体力.
7,升白血球作用

2018-09-16
向TA提问 头像 王志强 已帮助网友:3053

灌木,高1-6米;分枝多,一、二年生的通常密生刺,稀仅节上生刺或无刺;刺直而细长,针状,下向,基部不膨大,脱落后遗留圆形刺痕,叶有小叶5,稀3;叶柄常疏生细刺,长3-10厘米;小叶片纸质,椭圆状倒卵形或长圆形,长5-13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上面粗糙,深绿色,脉上有粗毛,下面淡绿色,脉上有短柔毛,边缘有锐利重锯齿,侧脉6-7对,两面明显,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0.5-2.5厘米,有棕色短柔毛,有时有细刺,
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6个组成稀疏的圆锥花序,直径2-4厘米,有花多数;总花梗长5-7厘米,无毛;花梗长1-2厘米,无毛或基部略有毛;花紫黄色;萼无毛,边缘近全缘或有不明显的5小齿;花瓣5,卵形,长-2毫米;雄蕊5,长1.5-2毫米;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

2018-09-16
向TA提问 头像 张瑶 已帮助网友:4112



!五加皮和刺五加不是一样的. 五加皮具有调节机体紊乱,使之趋于正常的功能.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较人参显著,并能明显的提高耐缺氧能力.补中,益精,强意志,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健胃利尿等功能.久服轻身耐劳.
 刺五加功效:补肾强志,养心安神.适用于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现代研究发现,刺五加含有五加苷,左旋芝麻素,多糖等.有较好的抗衰老,抗疲劳及强壮作用.能增强体力或智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用.此茶配以具有养心益智的五味子,有较好的益智强心,养心安神功效.

2018-09-16
向TA提问 头像 王涛 已帮助网友:4421

灌木,高1-6米;分枝多,一、二年生的通常密生刺,稀仅节上生刺或无刺;刺直而细长,针状,下向,基部不膨大,脱落后遗留圆形刺痕,叶有小叶5,稀3;叶柄常疏生细刺,长3-10厘米;小叶片纸质,椭圆状倒卵形或长圆形,长5-13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上面粗糙,深绿色,脉上有粗毛,下面淡绿色,脉上有短柔毛,边缘有锐利重锯齿,侧脉6-7对,两面明显,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0.5-2.5厘米,有棕色短柔毛,有时有细刺,
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6个组成稀疏的圆锥花序,直径2-4厘米,有花多数;总花梗长5-7厘米,无毛;花梗长1-2厘米,无毛或基部略有毛;花紫黄色;萼无毛,边缘近全缘或有不明显的5小齿;花瓣5,卵形,长-2毫米;雄蕊5,长1.5-2毫米;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

2018-09-16
向TA提问 头像 张莉莉 已帮助网友:4261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有“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对五加做了很高的赞誉,《名医别录》认为五加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等功效,刺五加于《实用补养中药一书》中记载,属于补气药,具有补虚扶弱的功效,可来预防或治疗体质虚弱之症候,滋补强壮,延年益寿,undefined

2018-09-16
向TA提问 头像 罗正强 已帮助网友:4400

刺五加,味辛;苦;微甘;性温,归肝经;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数点儿行迟;体虚赢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

《本经》: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

《别录》:疗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

《纲目》:治风湿痿痹,壮筋骨,

《药性论》:能破逐恶风血,四肢不遂,贼风伤人,软脚,臀腰,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痹湿内不足,主虚羸,小儿三岁不能行,

《本草再新》:化痰除湿,养肾益精,去风消水,理脚气腰痛,治疮疥诸毒,undefined

2018-09-16
相关问答
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