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问
首页 > 传染科 > 肝病 > 详情页

得了乙肝应该怎么治疗?

2019-02-13 女 | 31岁
回答(5)
向TA提问 头像 谢武龙 已帮助网友:3295

急性乙肝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一般不被治疗,在90%至95%的情况下病情会自然消失。治疗的目的是让身体感到舒服和保持足够的营养平衡,包括补充因呕吐和腹泻流失的液体。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2019-02-13
向TA提问 头像 高福玲 已帮助网友:4161

全部症状:
1、全身表现。患者常感身体乏力,容易疲劳,可伴轻度发热等。失眠、多梦等可能与此有关。
2、消化道表现。肝炎时,肝功异常,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3、黄疸。病情较重时,肝功能受损,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胆红素从尿液排出,尿液颜色变黄,是黄疸最早的表现。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染。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可引起皮肤瘙痒。
4、肝区疼痛。慢性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压痛或叩击痛。如果肝区疼痛剧烈,还要注意胆道疾病、肝癌、胃肠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误诊。
5、肝脾肿大。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患者常有肝脏肿大。晚期大量肝细胞破坏,纤维组织收缩,肝脏可缩小。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脏无明显肿大,门静脉高压时,脾脏淤血,可引起脾脏肿大。
6、肝外表现。慢性乙肝,尤其是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晦暗,称肝病面容。手掌大、小鱼际显著充血称肝掌。皮肤上一簇呈放射状扩张的形如蜘蛛的毛细血管团称蜘蛛痣,其他部位也可出现。男性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对称或不对称性的乳腺增生、肿痛和乳房发育,偶可误诊为乳腺癌;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性欲减退等。这可能与肝功能减退,雌激素灭活减少,体内雌激素增多有关。
7、肝纤维化。慢性乙肝炎症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下来形成肝纤维化。如果肝纤维化同时伴肝小叶结构的破坏(肝再生结节),则称为肝硬化。临床上难以将两者截然分开,慢性肝病由肝纤维化到肝硬化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

2019-02-13
向TA提问 头像 张绍兰 已帮助网友:2022

你好,乙肝的治疗一定要规范化,现在的主要治疗是保肝,抗病毒治疗,但要有严格的适应症
建议你先检查一下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肝脏彩超等,综合评估一下现在的病情,再决定治疗方案。
以上是对“得了乙肝应该如何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9-02-13
向TA提问 头像 魏帅帅 已帮助网友:1819

你好,你跟谁得看是乙肝的病毒含量,有多少你可以再去查个病毒含量。
如果病毒含量超过标准的话,是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打高尔夫如果病毒含量比较低的话,就不用管它

2019-02-13
向TA提问 头像 李小可 已帮助网友:1819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又称为血清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乙肝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因其可能通过性生活传播,国际上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中国流行广泛,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区感染率达35%以上。乙肝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人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癌,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病毒治疗。

2019-02-13
相关问答
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