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问
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详情页

痉挛性共济失调怎么办?

2018-12-21 女 | 20岁
回答(8)
向TA提问 头像 王涛 已帮助网友:4421

脊髓小脑变性症是以运动失调为主要症状,病理学上是以小脑及其传入,传出途径的变性为主体的疾病,临床上是以肢体共济失调和构音障碍为主要特征. 是属於退化性疾病,目前未有可以根治的药物,治疗的重点在复健治疗,使患者 尽 可能维持最高的生活自理能力.
1.小脑性共济失调应检查脑CT或MRI,以排除小脑肿瘤、转移瘤、结核瘤或脓肿及血管病及小脑变性及萎缩等。
2.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如定位病变位于周围神经应检查肌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如考虑在后根病变或后索病变应检查肌电图、诱发电位、病变部位的MRI,脑脊液检查,或脊髓造影检查。考虑在丘脑或顶叶时最好检查脑CT或MRI。
3.大脑性共济失调应检查脑CT或MRI、脑电图等。   
4.前庭性共济失调可检查电测听、听觉诱发电位、前庭功能检查等

2018-12-21
向TA提问 头像 张莉莉 已帮助网友:4261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迟发性脑神经损害,发病原因是原受累神经因缺血时间过久导致的神经支配区血供障碍而迟发性病理改变。能否控制病情继续发展,必须对病情资料进行分析才能议定出有效的治疗措施,否则本病易迟发更严重的神经萎缩导致不全痉挛性瘫痪。
治疗方案,中西复合治疗增强改善神经受累局部微循环血运以养神经,软化瘢痕调节神经利于病灶再生修复。同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兴奋激活麻痹神经才能再生修复神经获得各种功能的最佳恢复。能否恢复的关键在于早期的治疗。
以上是对“痉挛性共济失调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8-12-21
向TA提问 头像 王志强 已帮助网友:3053

在康复临床工作中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小脑共济失调的病历较为多见,严重影响患者步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导致运动的随意性、姿势的稳定性、平衡性、准确性等方面的障碍。
遗传性共济失调的预防主要在于遗传咨询,但因这类疾病有多种遗传方式,故遗传咨询目前仍有困难。因此预防主要是避免近亲结婚;对于有家族史的成员,从儿童起就定期去医院检查,及早发现有无骨骼畸形、眼部症状、心脏病变,以及行走不稳等共济失调症状,以便及早治疗,可能使疾病进展得以延缓或使静止稳定的时期得以延长。

2018-12-21
向TA提问 头像 曾晓锋 已帮助网友:1818

共济失调是由神经系统各个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任何一个简单的运动必须有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和固定肌四组肌肉的参与才能完成,并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协调和平衡。共济失调的病因很多,首先须确定属于哪一性质的,然后考虑各有关的多种病因。
共济失调通过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观察,如穿衣、系扣、端水、书写、进食、言语、步态等。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成年发病者,步行时不能直线。忽左忽右呈曲线前进,表现为剪刀步伐,呈“Z”形前进偏斜,并努力用双上肢协助维持身体的平稳。

2018-12-21
向TA提问 头像 张月玲 已帮助网友:2082

痉挛性共济失调需要看下你朋友的颅脑CT检查情况,症状表现等,才能定治疗方案
一般针灸改善肌力,增强近端稳定性;改善平衡调节,使患者学会小范围的运动。

2018-12-21
向TA提问 头像 熊平安 已帮助网友:3558

你好,根据你的症状考虑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原因是小脑损害,同时可伴有脊髓、脑干、基底核、脊神经节、自主神经系统受损。目前本病的治疗措施包括给予辅酶Q10和其他抗氧化剂如泛醌、艾地苯醌,目的是减缓疾病的进展,并不能完全治愈。
建议:本病住院治疗没有特异的治疗,如果运动功能尚可的话,没有必要住院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遗传性共济失调有多重的临床类型,主要是依据遗传方式进行的分类,后代有发病的可能性。
以上是对“痉挛性共济失调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8-12-21
向TA提问 头像 高锡云 已帮助网友:3368

你好,痉挛性共济失调一般和遗传有关系,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
痉挛性共济失调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缓解病情进展,维持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做针灸,按摩等康复治疗。

2018-12-21
向TA提问 头像 wangwen 已帮助网友:2477

共济失调是由神经系统各个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
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②小脑性共济失调;
③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
④大脑型共济失调。共济失调通过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观察,如穿衣、系扣、端水、书写、进食、言语、步态等。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成年发病者,步行时不能直线。忽左忽右呈曲线前进,表现为剪刀步伐,呈“Z”形前进偏斜,并努力用双上肢协助维持身体的平稳;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时,行走不稳更明显,更易摔倒;起坐不稳或不能,直至卧床
改善患者运动的姿势基础;改善视固定和眼、手协调,使患者能利用视觉帮助稳定;训练患者恢复正常的中线感和朋友直感,以便他们在运动中有返回中线的参考点。

2018-12-21
相关问答
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