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问
首页 > 传染科 > 肝病 > 详情页

黄疸指数高怎么办?

2018-12-04 女 | 3岁
回答(6)
向TA提问 头像 张月玲 已帮助网友:2082

可能是大胆管的梗阻引起的黄疸指数高。肝内、肝外肝胆管、总肝管、胆总管及乏特壶腹等处的任何部位发生阻塞或胆汁郁积,则阻塞或郁积的上方胆管内压力不断增高,胆管不断扩张,最终必然导致肝内小胆管或微细胆管、毛细胆管发生破裂,使结合胆红素从破裂的胆管溢出,反流入血液中而发生黄疸。基本症状: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唾液一般不变色。消化道症状,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可以吃中药治疗,副作用会小点。

2018-12-04
向TA提问 头像 熊平安 已帮助网友:3558

肝内型胆汁郁积性诱发的黄疸指数高。一部分病人是肝炎时因肝细胞变性、肿胀、汇管区炎性病变以及毛细胆管、小胆管内胆栓形成,使结合胆红素的排泄受阻,结果造成结合胆红素经小胆管溢出而反流入肝淋巴流与血液。还有一些病人是由于毛细胆管、小胆管本身的病变,小胆管内胆汁栓形成,或毛细胆管的结构异常,使结合胆红素的排泄受阻,结果造成结合胆红素经小胆管溢出而反流入肝淋巴流与血液。也有些病人非全由胆管破裂等机械因素所致,还可由于胆汁的分泌减少、毛细胆管的通透性增加、胆汁浓缩、淤滞而致流量减少,最终导致胆管内胆盐沉积与胆栓的形成。治疗可以吃维生素C有一定效果。

2018-12-04
向TA提问 头像 高锡云 已帮助网友:3368

可能是肝细胞破坏结合胆红素外溢引起的黄疸病。在肝炎病人中,由于肝细胞发生了广泛性损害(变性、坏死),致使肝细胞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发生障碍,故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而部分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继续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使其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但其中一部分结合胆红素未能排泌于毛细胆管中,而是经坏死的肝细胞间隙反流入肝淋巴液与血液中,导致血清中结合胆红素浓度也增高而出现黄疸。这时病人转氨酶多会升高。可以用中药治疗,清热利湿、调气活血、健脾化湿,利胆退黄。

2018-12-04
向TA提问 头像 wangwen 已帮助网友:2477

黄疸指数高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治疗有:光照疗法,裸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布遮盖,用单光或双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以上是对“黄疸指数高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8-12-04
向TA提问 头像 彭丽霞 已帮助网友:2212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黄疸的治疗原则是在明确原发病的基础上针对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喝点白糖水或是葡萄糖水治疗都很管用。

2018-12-04
向TA提问 头像 唐建兵 已帮助网友:4223

黄疸指数高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后,非结合胆红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运输至肝脏,必然使肝脏(肝细胞)的负担增加,当超过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能力时,则引起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此外,大量溶血导致的贫血,使肝细胞处在缺氧、缺血的状态下,其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必然会进一步降低,结果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用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剂量:5——6mg/kg/,日光照治疗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

2018-12-04
相关问答
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