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问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详情页

下肢动脉硬化怎么治疗?

2018-11-12 女 | 67岁
回答(6)
向TA提问 头像 黄文飞 已帮助网友:3034

1.非手术治疗
⑴一般治疗:除禁烟外,尚应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也不能过热,以免组织缺氧量增加.患肢进行锻炼,作高举下垂运动,如Buerper运动,即病人平卧,先抬高患肢45度以上,再在床边下垂2-3分钟,然后放置水平位2分钟,并作足部旋转,伸屈活动,反复活动20分钟,每日数次.或作单纯步行,行走速度,距离,都以不产生跛行为标准.
⑵药物治疗
a,中医中药 b,血管扩张药 c,抗生素和镇静药 d,其他:降低血粘度,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高压氧疗法等.

2018-11-12
向TA提问 头像 张慧芝 已帮助网友:4011

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可参考下列治疗方法:
1、非手术疗法
包括控制饮食,适当锻炼,忌烟,保暖;应用降血脂药物、血管扩张剂及中医药;肢体负压治疗等。以上治疗也可用于手术前后。
2、手术疗法
根据病变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情况,可选用以下手术方法:
(1)动脉旁路手术
应用人工血管或自体静脉,在闭塞动脉的近、远端,作桥式端侧吻合,以重建血流。可分为解剖位旁路(位于病变附近)和非解剖位旁路(远离病变部位),前者常用,后者仅在局部感染或难以耐受剖腹、剖胸手术时应用。
(2)动脉内膜剥除术
适于病变范围短、中等以上的动脉,并且远端通畅者。
(3)静脉动脉化手术
适于广泛性肢体动脉闭塞,而静脉正常者,多用于下肢,有三种手术类型:
①浅静脉型。应用健侧或患侧倒置的大隐静脉,近端与股动脉或N动脉吻合,远端在踝平面与大隐静脉远侧段吻合,建立大隐静脉向远端灌注血流的通道。
②高位深静脉型。应用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先于闭塞动脉近端与股浅静脉之间搭桥。3~5个月后,再手术结扎吻合口近侧之股浅静脉,使其成为单向灌注。
③低位深静脉型。先在闭塞近端动脉与胫腓干静脉或胫后静脉之间搭桥,数月后二次手术结扎吻合口近端静脉。

2018-11-12
向TA提问 头像 罗正强 已帮助网友:4400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血液粘着性增高及高龄等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与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二者均可使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3~4倍,合并存在危险性更高。其次是高脂血症,尤其是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全身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及时发现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并加以控制,能够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风险。
下肢动脉硬化如何治疗效果好?
1.一般治疗
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整体看待和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等,并积极诊治可能伴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在医生指导下加强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并注意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烫伤等。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中期患者,或作为手术及介入治疗的辅助。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血管扩张及促进侧支循环形成的药物,如西洛他唑、安步乐克及前列腺素类药物等。
2.手术治疗
目的是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手术指征包括:重度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或坏疽。手术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流出道及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等。
(1)动脉旁路术 应用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于闭塞血管近、远端正常血管之间建立旁路,分解剖内旁路与解剖外旁路。解剖内旁路按照原正常的动脉血流方向构建,符合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为首选的方法;解剖外旁路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以及解剖内旁路走行区存在感染的患者。
(2)动脉内膜剥脱术 适用于短段主、髂狭窄或闭塞的患者,由于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已较少应用,多作为动脉旁路术的辅助,以利构建良好的吻合口。
(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 为微创治疗方法,手术风险低,恢复快。该方法经动脉穿刺,输送球囊导管至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扩张、重建动脉管腔,结合血管腔内支架的使用,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以往该技术仅应用于短段病变,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对于长段闭塞性病变也可成功开通。目前是首选的一线治疗。

2018-11-12
向TA提问 头像 王涛 已帮助网友:4421

下肢动脉硬化怎么治疗?
一、药物治疗
1.扩张血管药物解除血管运动障碍,可用血管扩张剂。
2.调整血脂药物血脂增高的病人,可根据情况选用下列降血脂药物:
⑴仅降低血胆固醇的药物
1)胆酸螯合树脂:为阴离子交换树脂,服后吸附肠内胆酸,阻断胆酸的肠肝循环,加速肝中胆固醇分解为胆酸,与肠内胆酸一起排出体外而使血胆固醇下降,可用考来烯胺3次/d,每次4~5g;考来替泊3~4次/d,每次4~5g;降胆葡胺3~4次/d,每次4g,易发生便秘等胃肠道反应,并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病人不易耐受,新制剂为微粒型,作用快而副作用少。
2)普罗布可:阻碍肝脏中胆固醇乙酸酯生物合成阶段,而降低血胆固醇和LDL,但也降低血HDL,2次/d,每次500mg,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头痛,眩晕等。
3)新霉素:口服可增进胆盐从粪便排出,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胆固醇和LDL,2g/d睡前服,副作用有恶心,腹痛,腹泻,可能损害听力和肾功能。
⑵主要降低血胆固醇,也降低血甘油三酯的药物
1)他汀类:为3羟3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加速LDL的廓清,使血胆固醇和LDL下降,也可使血甘油三酯和VLDL下降,而HDL和载脂蛋白AⅡ增高,是一类新的制剂,可用洛伐他汀20mg 1~2次/d,普伐他汀20mg1~2次/d,辛伐他汀10~40mg 1~2次/d,氟伐他汀20~40mg 1次/d,副作用有肌痛,胃肠道症状,失眠,皮疹和转氨酶增高等。
2)弹性酶:为一种易溶解的弹性蛋白,能阻止胆固醇的合成和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酸,从而降低血胆固醇,3次/d,每次300u,作用较弱但副作用少。
(3)其他药物:右旋糖酐硫酸酯,谷固醇,藻酸双酯钠,维生素C,维生素B6等也曾作为调整血脂药物应用。
(4)中草药:泽泻,首乌,大麦须根,茶树根,水飞蓟,山楂,麦芽,桑寄生,虎杖,参三七,葛根,黄精,决明子,灵芝,玉竹,蒲黄,大蒜,冬虫夏草,绞股兰等,均曾报告有降血脂作用。
调整血脂药物多需长期服用,应注意掌握好用药剂量和副作用,正是由于其不良的副作用,使以入学用的降血脂药物雌激素和右旋甲状腺素被淘汰。
3.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和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可能有助于防止血管阻塞性病变和病情的发展,可用于心肌梗塞后预防复发和预防脑动脉血栓栓塞:
①阿司匹林0.3g/d或用更小的剂量50mg/d,通过抑制TXA2的生成而较少影响PGI2的产生而起作用,
②双嘧达莫50mg3次/d,可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增高,延长血小板的寿命,可减半量与阿司匹林合用,
③苯磺唑酮0.2g 3次/d,作用与阿司匹林类似,有报告认为可能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
4.其他尚有一些蛋白多糖制剂如硫酸软骨素A和C(1.5g 3次/d),冠心舒(20mg 3次/d)等,通过调整动脉壁的蛋白多糖结构而起治疗作用。
二、手术治疗
包括对狭窄或闭塞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主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施行再通,重建或旁路移植等外科手术,也可用带气囊心导管进行的经腔血管改形术,经腔激光再通,经腔粥样硬化斑块旋切或旋磨,经腔血管改形术后放置支架等介入性治疗,此外,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高胆固醇血症,国外有施行回肠旁路手术或血浆交换法治疗,但费用昂贵或兼有后遗症。
以上是对“下肢动脉硬化怎么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8-11-12
向TA提问 头像 张莉莉 已帮助网友:4261

下肢动脉硬化性是以中老年男性发病居多的大、中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本病原因尚不清楚,但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低下、肥胖、血液高凝状态、吸烟、遗传等因素有关。
中医药治疗:
①阴寒血凝(初期),肢体怕冷,趾温低,触之发凉,遇冷疼痛,夜间痛重,皮肤苍白,行走沉重麻木,易疲劳,有间歇跛行,舌暗或有淤斑、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阳通脉活血。
方药:桂枝15克、川草乌各6克、当归Io克、甘参20克、赤芍30克、黄芪30克、白芥予10克、炮甲片15克、鸡血藤3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细辛6克。
②阴虚化热(中期):患肢疼痛及跛行加重,趾端或足破溃,局部红肿,发热,久不愈合,脓稠浊,秽臭,心烦失眠,舌红暗苔黄,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清热。
方药:生熟地各10克、当归20克、元参20克、牛膝,0克、甘草10克、金银花40克、龟板(先煎)30克、夏枯草20克、生薏米30克、益母草20克。
③温热蕴毒(中期):破溃不愈,患肢肿痛持续不解,局部红紫,有灼热感,脓黄稠腥臭,伴见恶寒发热,头痛乏力,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金银花40克、蒲公英40克、地丁30克、天葵子30克、夏枯草20克、苍白术各15克、黄柏15克、牛膝10克、木通10克、野菊花20克、车前草15克。
④正虚邪陷(后期);身体消瘦,精神疲惫,患肢肌肉萎缩或干枯状,皮肤干燥而带鳞屑,毛发及指甲生长差,溃烂深陷难愈,脓稀少,甚则骨外露,舌淡暗,脉沉细或弱。
治法:温阳通脉,补益气血。
方药:鹿角胶(烊化)15克、炙附子10克、熟地15克、麻黄10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炮姜6克、白芥子10克、党参15克、麦冬10克、川芎10克、当归15克、赤白芍15克、黄芪30克。

2018-11-12
向TA提问 头像 王志强 已帮助网友:3053

动脉硬化性病变一般是全身性疾患,好发于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和奈动脉等处,上肢动脉很少累及。病变动脉增厚、变硬、伴有粥样斑块和钙化,并可继发血栓形成,致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肢体出现缺血症状。患肢有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和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
下肢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案具体如下:
1、戒烟:吸烟与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关系已经很明确,吸烟者发生间歇性跛行是非吸烟者的9倍。间歇性跛行患者中几乎90%以上是吸烟者。吸烟可以从多方面对动脉硬化产生影响(表2)。 因此戒烟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治疗措施。对戒烟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2、运动锻炼:适当的有规律的进行步行锻炼,可以使80%以上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运动锻炼的方法是,患者坚持步行直到症状出现后停止,待症状消失后再步行锻炼,如此反复运动每天坚持1h。
3、降血脂药物:血脂过高的病人经饮食控制后血脂仍不降者,可用降血脂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烟酸肌醇、苯扎贝特(必降脂)、氯贝丁酯(安妥明)、辛伐他汀(舒降脂)、考来烯胺(消胆胺)、多烯脂肪酸、维生素C、脉通等。
4、降血压药物: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有40%~50%伴有高血压,常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危险性,故应同时治疗高血压。常用的降血压药物有复方降压片、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卡托普利(开搏通)、珍菊降压片等,需根据降压情况,调节剂量。
5、血管扩张药物: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后可解除血管痉挛和促进侧支循环,从而改善患肢血液供应。常用药物有地巴唑、硝苯地平(硝苯吡啶)、烟酸、西洛他唑(培达)、前列腺素E1(凯时注射液)、罂粟碱、己酮可可碱等。
6、降低血黏度药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带有血黏度增高倾向,常用的降血压药物有肠溶阿司匹林、去纤酶、红花注射液等。
7、中草药制剂:中草药制剂如复方丹参、活血通脉胶囊、脉络宁等有活血化瘀作用,对本病有一定疗效,主要通过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和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对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支循环有一定作用。

2018-11-12
相关问答
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