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问
首页 > 儿科 > 详情页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8-11-05 女 | 1岁
回答(5)
向TA提问 头像 曾晓锋 已帮助网友:1821

如果呼吸暂停反复、持续发作( 如每小时 >2-3 次) 或需要频繁的面罩气囊通气, 需要开始进行治疗。
1. 一般治疗
(1)积极查找病因, 治疗原发病;
(2)必要时吸氧, 维持早产儿适当的血氧饱和度;
(3)避免可能诱发呼吸暂停的各种刺激, 如吸痰时动作轻柔, 必要时要停止经口喂养;
(4)避免患儿颈部过度的弯曲和伸展的状态, 以减少呼吸道阻塞的可能性;
(5)对于有监护的早产儿, 俯卧位可能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
2.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对频繁发作的呼吸暂停,可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尤其适用于胎龄 <32-34 周早产儿及肺部疾病的患儿。一般采用较低水平的压力(4-6 cmH2O ) 能降低混合性和阻塞性呼吸暂停的发生。无创正压通气可能降低机械通气后由于呼吸暂停导致的拔管失败。
3. 甲基黄嘌呤类药物  
包括咖啡因、 茶碱以及氨茶碱, 能显著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以及患儿对机械通气的需求。其作用机制包括:
(1) 兴奋呼吸中枢;
(2) 拮抗腺苷( 抑制呼吸的神经递质) 的作用;
(3)改善膈肌收缩力。
咖啡因
同其他甲基黄嘌呤类药物相比,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更安全,治疗范围更广泛 ,血浆半衰期也更长(100 h)。适用范围:出生体质量 <1250 g 的早产儿,生后即开始使用咖啡因;出生体质量 >1250 g ,需机械通气的早产儿,拔管前应使用咖啡因;其他频繁和(或)严重的早产儿呼吸暂停。
氨茶碱
首次负荷剂量 5-7 mg/Kg,30min 内静脉滴注,8-12 h 后给予维持量1.5-2mg/(Kg·d),每隔 8-12H 给药 1 次,疗程 5-7 天 。应监测血药浓度,维持在 7-12mg/L ,当浓度 ≥20mg/L 具有毒性作用。其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速、腹胀、胃潴留、喂养不耐受、高血糖等, 当发生上述现象时应减量或换药。
茶碱
首次负荷剂量 5-7 mg/Kg, 静脉或口服给药,8-12 h 后给维持量 4-8 mg/(Kg·d),每隔 8-12 h 给药 1 次。由于该药的治疗浓度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 且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多尿、高血糖、尿钙增高,目前临床已较少使用。

2018-11-05
向TA提问 头像 熊平安 已帮助网友:3558

药物治疗
成功地使用氨茶碱栓剂以减轻新生儿呼吸暂停,最初报告于1973年,尽管由于无法预测其吸收情况而不再推荐使用这一给药途径,甲基黄嘌呤(包括氨茶碱、茶 碱和咖啡因)仍是目前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主要药物。它们对三种类型的呼吸暂停均有效,且对与呼吸系统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的新生儿呼吸暂停亦有效。在新生 儿早期预防地使用甲基黄嘌呤,可减轻或防止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的发展。它们不能缩短RDS的病程,但有助于拔管及(或)防止因呼吸暂停而重新插管。再者, 研究也支持对有可能出现呼吸暂停的足月新生儿及婴儿使用茶碱。但茶碱不会较快地终止早产儿的呼吸暂停。
多沙普仑是一呼吸兴奋剂,用于治疗茶碱治疗无效的持续性新生儿呼吸暂停。对呼吸暂停的初期治疗,其疗效并不优于茶碱。其副作用如 流涎、紧张不安、肝功损害、胃肠道刺激及高血压限制了它的应用,但开始以0.5mg/(kg?h)小剂量持续静注,需要时慢慢增加到2.5mg /(kg?h),这些副作用可减少。尽管其衍生物keto-doxapram副作用很少,它的广泛使用仍有待于进一步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其他一些可用于治 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药物包括:阿米三嗪(都可喜)及内啡肽的拮抗药如纳络酮。

2018-11-05
向TA提问 头像 高锡云 已帮助网友:3368

新生儿呼吸暂停症的处理,首先要想办法尽快恢复病儿呼吸。这里介绍一种非常简便有效而且安全可靠的急救方法:当家长或保育人员发现病儿出现呼吸暂停时,可立即刺激新生儿的皮肤(如用手指弹击新生儿的足底),使其哭吵,这样,呼吸会迅速地恢复。
其次,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寻找导致呼吸暂停的诱因,以便进行有效的处理。如果是缺氧引起的,可给氧吸入;室温太高引起的,应降低室温;败血症引起的,则应使用抗生素。
对经常发生呼吸暂停的新生儿,可给予口服氨茶碱,每千克体重每次2-3毫克,每6小时一次,因氨茶碱能直接作用于呼吸、血管运动中枢,并兴奋心肌,故对呼吸暂停有效。
必要时可肌内或静脉注射咖啡因,新生儿每千克体重每次5-10毫克。假如发作频繁,经上述处理无效的,则应住院监护治疗。
以上是对“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8-11-05
向TA提问 头像 wangwen 已帮助网友:2477

新生儿呼吸暂停西医治疗
注意呼吸状况,有条件者可使用监护仪。呼吸暂停发作时应给弹足底托背等刺激,或用面罩接呼吸囊作加压呼吸,咽喉部有分泌物者应将其吸净。维持体温在正 常范围,纠正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等。继发性呼吸暂停应及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1、呼吸暂停发作时的紧急处理 当监测仪报警时,应注意首先观察患儿而不是去看监测仪。若患儿有发绀或苍白,应立即给予刺激。反之,患儿四肢正在活动、面红及外周组织灌注充足,表明其情 况不严重,那么在给予强刺激之前应进行仔细的检查。警报出现时,对患儿的表现,包括心率、发绀或苍白的出现以及需要刺激的方式及时间等作一记录。在危重患 儿的床边应放置皮囊与面罩,以便在呼吸暂停发生时,进行紧急复苏。对呼吸暂停的紧急处理是恢复足够的通气,增加传入冲动,发作时给予患儿托背、弹足底或给 予其他的触觉刺激,用摇动、轻拍打患儿的方式,对80%~90%的病儿有效,常能缓解呼吸暂停的发作,但是其缺点是需要专人守护。将患儿置于振动水床,可以通过增加前庭的位觉刺激而增加呼吸中枢的传感神经冲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鼻咽有分泌物或胃内容物反流时,应轻轻吸引。在刺激无效的患儿,应给予面罩、皮囊加压通气,并采取以下措施:
(1)吸氧:氧浓度(FiO2)应与患儿正在使用的一致。
(2)调整氧浓度:若呼吸暂停发作持续严重,可将FiO2提高,但尽可能快降回原来水平。应用经皮氧分压监测仪或用脉搏氧饱和监测仪有利于FiO2的 调整。
(3)防气道阻塞:面罩垂直置于患儿面部,头应轻度后仰,避免下颌承受向后的过度压力而造成气道阻塞。用一手指在下颌支后方轻推向上,使下颌骨前移。
(4)通气频率:用气囊加压通气时,肺扩张程度仅限于胸部抬起,应与患儿的生理性呼吸频率一致,直到恢复正常的呼吸及心率为止。
(5)避免寒冷刺激:通气时应避免寒冷刺激。
2、对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的继续治疗 呼吸暂停反复、持续发作(即每小时发作2~3次),伴有发绀及心动过缓,并需要频繁面罩气囊加压通气时,应给予药物治疗,以免增加继发性损害及危及生命。
(1)确定及治疗原发病因:患儿首次发作呼吸暂停时,应分析其可能存在的潜在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一旦病因确定,应进行相应的治疗。低氧血症常 见于许多新生儿心肺疾病如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开放和青紫型心脏病。如纠正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抗感染、保持呼吸道 通畅,脱水、减低颅内高压等。应特别警惕胎龄34周以上的新生儿呼吸暂停发作的诱因。绝大多数情况下通过详尽的查询病史及体格检查,可排除大多数诱发因 素,而仅需进行少量诊断性检查。然而,当患儿情况不好,应在培养结果未知之前给予广谱抗生素。
(2)治疗及预防低氧血症:应积极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肺炎及心衰。输血使红细胞容积维持在40%以上,亦可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率。若缺 氧是造成呼吸中枢功能减退、周期性呼吸、呼吸暂停这一循环的原因,应增加FiO2,以减少呼吸暂停发生的频率及严重性。一些新生儿在PaO2为 6.67~8kPa(50~60mmHg)这一正常范围会出现呼吸暂停,而PaO2达9.32~10.66kPa(70~80mmHg)时便不会出现。因 此提高FiO2为0.25~0.30,使PaO2达9.32~10.66kPa(70~80mmHg),可以有效地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在呼吸暂停发作开 始时有充足氧供的患儿较氧供不足的患儿,其血氧不会急剧下降,因而较少发生心动过缓。极少需要持续高浓度供氧,一旦临床指征消失,应立即停止供氧。脉搏氧 饱和度在90%左右,以防高氧血症。应避免以动脉穿刺时所测PaO2为据,因在穿刺过程中患儿的PaO2会降低。建议使用经皮血氧分压监测或脉搏血氧饱和 度监测,以维持充足的氧合。
(3)控制温度及湿度:降低环境温度至中性温度的低限(即维持体表温度在36℃,而非通常的36.5℃),已能提供足够的温度刺激以减少呼吸暂停的发 作。同样地,保持患儿周围的湿度在50%~60%,可容许较低的外界温度,也可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但这些测量数据尚未进行随机选择临床试验。应仔细监测 患儿复温过程,患儿的体温上升每30分钟不应超过1℃。
在小早产儿身体周围放置一隔热罩,可防止体温波动,减少辐射热丢失,并可防止呼吸暂停发作。

2018-11-05
向TA提问 头像 彭丽霞 已帮助网友:2212

如能发现呼吸暂停病因者,必需对原发疾病给予积极的治疗,如纠正贫血,低血糖等。
如呼吸暂停的原因不能确定或原因确定后(如脑室内出血等)无特殊治疗者可采用下列方法。
1.供氧
呼吸暂停患儿都需供氧,往往由于纠正了被认识的低氧血症而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一般可选用面罩或头罩,在给氧期间需给监测氧合,应保持PaO26.65~10.76kPa(50~80mmHg)脉搏氧饱和度在90%左右,以防高氧血症。
2.增加传入冲动
发作时给予患儿托背、弹足底或给予其他的触觉刺激常能缓解呼吸暂停的发作,但是其缺点是需要专人守护。将患儿置于振动水床,可以通过增加前庭的位觉刺激,而增加呼吸中枢的传感神经冲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3.药物治疗
(1)茶碱或氨茶碱 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属甲基黄嘌呤类。茶碱可能直接刺激呼吸中枢或增加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使呼吸频率增加,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其机制是由于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cAMP和儿茶酚胺的水平。茶碱的副作用有心动过速、低血压、烦躁、惊厥、高血糖和胃肠道出血等。
(2)枸橼酸咖啡因 作用机制类似茶碱,但其半衰期长,毒性较低。苯甲酸钠咖啡因不用于早产儿呼吸暂停,因苯甲酸钠可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点,增加核黄疸的危险。
(3)多沙普伦 呼吸中枢兴奋药。文献报道当茶碱和咖啡因治疗无效时,应用本药有效。毒性作用:抖动、抽搐、心率增快、高血糖、腹胀、呕吐、轻度肝功能损害和高血压,停药后可消除。有心血管疾病或抽搐禁用。由于需要静脉持续点滴和其毒性作用,限制了本药的应用。
4.持续气道正压(CPAP)
一般供氧不能缓解呼吸暂停者可用CPAP,常用的是双侧鼻塞或气管内插管方法,压力在0.3~0.5kPa,其机制可能与纠正缺氧有关。
5.机械通气
部分患儿应用上述各种方法治疗后,仍频发呼吸暂停并伴有低氧血症或明显的心动过缓时,可用机械通气。
6.药物撤离和家庭监护
当呼吸暂停缓解后,可考虑信用茶碱。若停药后呼吸暂停复发者应重新给予茶碱治疗,必要时可维持用药至妊娠后52周或出生后4周。

2018-11-05
相关问答
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