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问
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 详情页

清热消炎宁胶囊哺乳期能吃吗

2018-10-29 女 | 25岁
回答(3)
向TA提问 头像 高福玲 已帮助网友:4161

正是由于小儿常处于这种“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病理状态,所以小儿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长护理失宜,衣帽穿着过多过厚,或辛辣、肥腻、温热食物进食过多,就容易出现手足心热,目赤,眼屎多,口臭,口舌生疮,大小便秽臊味重,心烦不宁,苔浊等“上火”的现象,临床常见小儿,扁桃体肿大,遇感冒或进食辛辣油炸之品则红肿疼痛,充分显示了小儿易从火化的病理特点,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常有小儿夜寐(特别是才寐后不久)汗出,许多家长以为这是阴虚,其实不然,在以往、衣着不暖,食不能饱,小儿阴血不足,尚多阴虚而夜寐出汗之证(中医称之为盗汗);但在现代,小儿常是衣着过暖,饮食过杂过饱,结果食物消化不良而生热以致辞夜寐汗多,故其阴虚者已属少数,不可误以为阴虚而滥进滋阴之品,以致更加影响其脾胃的消化功能,治疗宜用清热再加消食健胃之品,消其食积,清其郁热,则夜汗可愈, 小儿为什么易“伤食” 小儿生长迅速,每日所需要的热量的单位体重计算较成人为多,故小儿脾胃运化水谷的负荷相对比成人大,但由于小儿脏腹功能不足,又乳食不知自节,饥饱无度;生活不能自理,对食物不择优劣,生冷,因此,小儿脾胃运化功能易受损伤而出现吐涂,腹痛,腹胀,纳呆等伤食积滞的胃肠病的证候;或易受寒,湿伤脾而吐泻兼作,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位居中洲,其他脏腹的疾病也常影响脾胃功能,而出现脾胃虚弱,功能不足的证候,这种易出现脾胃功能损伤证候的现象,中医称之为“脾常不足”,这也即是小儿易“伤食”的病理生理基础,

2018-10-29
向TA提问 头像 张绍兰 已帮助网友:2022

小儿为什么容易“上火”中医认为,这是由小儿时期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所决定的,小儿时期是未成熟的机体不停地向成熟方面发展,经生长发育达到阴足阳充的成人时期的一个阶段,因此小儿时期的生理、病理与成人相比,均有明显的差别,年龄越小差别越小,小儿时期脏腹器官及体格发育未成熟,功能未完善,正所谓“脏腹娇嫩,形气未充”,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把这一现象归纳为“五脏六腹,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生理与成人生理相比,是处于脏腹未壮,精气未充,气血未足,经脉未盛,筋骨未坚,腠理未固,神气怯弱的状态,从病理的角度来看,小儿常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小儿时期若喂养不当,或因病伤脾,导致脾运失健,纳食减少,营养供应不足不能养脏化精生髓,则精、血、津液亏虚,证见面黄唇淡,发枯少华,皮肤甲错,疳热,方颅、鸡胸、罗圈腿,甚至生长发育迟缓等阴分不足的证候,阳有余可由阴不足不能和阳,则阳浮为热为火所致,同时当热起火炽之时,也随之伤津耗液,使阴分进一步不足,而呈现口渴、唇干、舌燥、尿少,五心烦热等伤阴证候,小儿“阳常有余”主要表现在心、肝两方面,心主火,火性热,小儿无论外感六淫时疫,或内伤饮食积滞,病之初多出现发热、口渴、苔黄、脉数的热证,即使是外感风寒,也常出现恶寒,无汗的表寒证未解,而兼见咽部红肿,涕黄、舌尖红等邪已化热的表寒化热证,或见痘、疹斑上;或见腮肿、肺闭喘憋等热症,若热邪嚣张肝风被扰,或正不御邪,热邪内陷厥阴,心火肝风相扇热极生风,可出现惊风症候,

2018-10-29
向TA提问 头像 李小可 已帮助网友:1821

哺乳期的妇女可以吃清热消炎宁.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018-10-29
相关问答
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