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问
首页 > 儿科 > 详情页

小孩遗尿原因 要紧吧?

2012-02-06 女 | 3岁半
回答(5)
向TA提问 头像 吴名波 已帮助网友:3632


引起遗尿的原因,有些是由于泌尿生殖器官的局部刺激,如包茎,包皮过长,外阴炎,先天性尿道畸形,尿路感染等引起,其次与脊柱裂,癫痫,糖尿病,尿崩症等全身疾病有关.但是绝大多数儿童遗尿的出现与疾病无关,是出于心理因素或其他各种因素造成的.
1 ,遗传因素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单卵双胎同时发生遗尿者较双卵双胎者为多.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1970年有人曾经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研究63名遗尿儿童,发现膀胱容量比预计少30%.1992年我院对44例遗尿儿童作膀胱B型超声检查,除1例正常外,膀胱容量均不同程度小于正常,平均小于正常50%.
2,睡眠过深
根据不少家长反应,这类患儿夜间睡眠很深,不易唤醒,唤醒之后,往往还是迷迷糊糊,半醒不醒因此夜间唤醒排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比较困难.其原因在于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发生反射性排尿,遂成遗尿.
3,心理因素
亲人的突然死伤,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黑夜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孩子遗尿.
有些孩子自幼没有养成控制小便的习惯和能力,一出现尿床,便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中,每天晚上睡前总要提心吊胆,生怕再次尿床,继而产生自卑心理,使遗尿经久不愈.
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
排尿习惯训练不良
有些患儿使用尿布时间过长,以致自幼就没有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有的母亲训练幼儿的方法不对,夜间把幼儿唤醒后,让他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拉尿,最后也没有看看是否已经排尿,就把孩子抱上床.这样幼儿不可能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在一起,构成条件反射.因为孩子有时排了尿,有时是坐在便盆上玩,并未排尿,这样反会造成孩子排尿紊乱,不可能形成规律.还有的母亲常在晚上把孩子弄醒强迫排尿,不管孩子如何挣扎,哭闹,反正不排尿就不让孩子离开便盆,这样会使幼儿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同样不利于培养有规律的排尿习惯.
儿童遗尿症的性格特征
遗尿的儿童大多数具有胆小,被动,过于敏感和易于兴奋的性格特点.此外,遗尿患儿可由于遗尿,自己感到不光彩,不愿让别人知道,因此不喜欢与其他孩子多接触,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而逐渐形成羞怯,自卑,孤独,内向的性格.
儿童遗尿症的治疗
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最好少吃流质,宜偏咸偏干些,临睡前不要喝水(夏天除外),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应该使孩子的生活,饮食起居有规律.应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好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大人唤醒起床小便.
睡前不宜过分兴奋
应养成孩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不可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
临上床前把小便排干净
要养成孩子每天睡前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可能在临睡之前给孩子洗澡,使其能舒适入睡,这样可减少尿床.
及时更换尿湿的被褥衣裤
必须指出,遗尿可使患儿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如果家长不顾及患儿的自尊心,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患儿更加委屈和忧郁,加重心理负担,症状不但不会减轻,反会加重.我们认为,对待遗尿症的患儿,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一点甚为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
对遗尿儿童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行为疗法
从治疗第一天起,要求家长为患儿设置日程表,以便每天进行记录(可使用日历).当尿床时,努力寻找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傍晚液体摄入量太多等.当患儿无尿床时,便把一颗星画在日程表上,并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
建立条件反射
从治疗开始起,要求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提前半至1小时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患儿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患儿就能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此外,要鼓励患儿自己去而所小便,目的在于使患儿在比较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
膀胱功能锻炼
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药物治疗
采用小剂量氯丙咪嗪配合治疗.其作用机制是该药对膀胱具有抗胆碱能作用,使膀胱容量扩大,并可刺激大脑皮层,使患儿容易惊醒而起床排尿.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个别患儿在治疗开始时,可出现睡眠不安,胃口下降,容易兴奋的现象,

2012-01-24
向TA提问 头像 王涛 已帮助网友:4421

遗尿症是指5岁以后每周至少有一次遗尿者,并不包含偶然一次的尿床.引起尿床的原因很多,虽然有一些疾病可使孩子患遗尿症,但对于大多数尿床的孩子而言,尿床是一种机能性的问题,只要父母注意看护并去除生活中可能造成孩子尿床的因素,孩子尿床是可以纠正的. 有一些孩子尿床有遗传因素,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男孩中,孩子的父亲小时候也往往尿床,这种情况引起的尿床,有时可到青春期才自愈. 引起尿床的疾病有: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每天晚上入睡前先排尿,夜间父母对孩子的“表示”要能做出及时反应,不要让孩子憋急了尿床.睡前不要给孩子看惊险电视或讲恐怖故事,不要吓唬孩子.白天不要让孩子玩得太兴奋,孩子太疲劳时更要及时把尿以防孩子睡得沉而尿床.对经常尿床的孩子,晚饭要吃得淡一些,晚上应少饮水和不要吃含水量多的水果.如果孩子超过3岁后仍频频尿床,除生活上予以纠正外,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中西药物及针灸等方法治疗.如果是因为上述的一些疾病所致,那么解决好原发病是根除尿床的最主要方法.

3岁以内的幼儿由于智力发育未全,排尿习惯尚未养成,夜间尿床属于生理现象.
3至5岁,由于精神刺激,贪玩少睡,过度疲惫睡前多饮等原因而偶然发生遗尿者,也不属于病态.如果尿床频繁,有家族史或很难叫醒,就应该作为遗尿症对待,使用ZY-A型尿床提醒器能有效防止延续成遗尿症,它是通过长时期的“刚尿即被叫醒”,形成一种条件反射,达到有尿就醒,纠正尿床行为.如果伴有白天尿频,建议使用ZY-B型遗尿治疗仪 ,它不单是尿湿提醒,还是一种骶神经调节疗法.
儿童尿床除了有遗传因素,脊柱裂或脊柱隐裂外,最后延续成为遗尿症的重要原因就是家长不科学的排尿训练.不科学的排尿训练包括:1.在非膀胱充盈期的过度叫尿或把尿;2.在膀胱充盈期不叫尿或把尿,如长期使用纸尿裤等尿垫;3.尿床后训斥或惩罚.科学的排尿训练仍是治疗儿童遗尿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一.一般治疗不可忽视
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避免过劳,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白天午睡1~2小时,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在整个疗程中,要树立信心.逐渐纠正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等情绪或行为,照顾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引起遗尿的精神因素,通过病史了解导致遗尿的精神诱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对于可以解决的精神刺激因素,应尽快予以解决,对原来已经发生或现实客观存在主观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着重耐心地对进行教育,解释,以消除精神紧张,以免引起情绪不安.晚饭后避免饮水,睡觉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可减少尿床的次数.
二.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很有必要
1.排尿中断训练: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数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4.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5.总结记录:要求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作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儿童夜间遗尿不仅困扰着孩子及其家长,还困扰着医生.因为至今国内外还没有既无副作用又有特效的药物问世,所以,遗尿治疗是世界难题
神经调节疗法是国际上近年来治疗功能性遗尿取得重要进展的物理疗法,江阴市止遗电子研究所于2005年研制成功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经皮神经调节治疗设备,如:适合于6~9岁儿童遗尿的ZY-F型遗尿治疗仪;适合于9岁~12岁的ZY-E型遗尿治疗仪;适合于5岁左右的ZY-B型遗尿治疗仪;适合于13岁以上及成年人遗尿的ZY-D型遗尿治疗仪,对成人或儿童夜间遗尿效果满意,都能当天见效.

2012-01-24
向TA提问 头像 唐建兵 已帮助网友:4223

遗尿又称遗溺,尿床,是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若婴幼儿时期,由于生理上经脉未盛,气血未充,智力未全,对排尿的自控能力较差,或学龄前儿童偶然因白天玩耍过度,精神疲劳,睡前多饮等原因,发生遗尿,这些都不属于病态.三岁以上幼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熟睡时经常遗尿,轻者数夜一次,重者可一夜数次,则为病态. 遗尿若长期不愈,致使儿童遭受精神压力而产生自卑感,对小儿的智力,性格,体格发育都有一定影响.

2012-01-24
向TA提问 头像 彭丽霞 已帮助网友:2212

众所周知,婴幼儿尿床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若3岁以后仍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觉中醒来自觉排尿,即称为原发性遗尿症.
遗尿的确切原因目前仍不完全清楚,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30%遗尿孩子的爸爸和20%遗尿孩子的妈妈,在小时候也曾犯遗尿病.反过来讲,爸妈均有遗尿史,他们儿子有40%会遗尿,他们的女儿有25%也患此病.另外,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可见,遗尿有遗传倾向.
(2)睡眠过深: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3)膀胱功能成熟延迟: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
(4)精神紧张:据临床统计,家庭不合,父母离异,失去双亲,惨遭虐待,升学考试前,孩子发生尿床的机会明显增多,但这种遗尿常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精神情绪会逐渐消失.

该回复来自 http://www.99ask.net 99健康问问.

2012-01-24
向TA提问 头像 罗正强 已帮助网友:4400

3岁以后偶尔有尿床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遗尿,多数孩子5岁以后夜间一般不再尿床.如果5岁以后孩子晚上睡觉时还尿床,且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医学上称为“夜间遗尿症”.就建议首先检查是否有隐性脊柱裂的可能,另外注意白天不要过于劳累,否则夜晚如果睡得太深有尿液的时候不容易觉醒也会尿床的,当然还要注意避免夜间睡前喝过多的水分.减少夜间尿量,并且建议买一个定时的闹钟定时小便.

2012-01-24
相关问答
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