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问
首页 > 儿科 > 小儿耳鼻喉科 > 详情页

9个月宝宝分泌性中耳炎

2011-10-16 女 | 9个月

性别:男

    宝宝6个月得过一次肺炎(合胞病毒感染),治疗期间发现宝宝常用手揉搓两侧耳朵,经儿童医院诊断是分泌性中耳炎,左耳B右耳C。治疗期间采用0.5%麻黄素滴鼻(1天3-4次)、口服散痰宁糖浆(含麻黄碱),每半个月复查一次中耳阻抗检查,结果是:右耳由C转为B后又转为C直至As,左耳一直是B,宝宝现在已经9个半月,治疗已3个多月了还没有彻底好转。治疗期间宝宝一直没有再感冒,只是比较容易呛奶(水),我们已经很注意了,可不知为何宝宝很容易呛奶,据说这也是中耳炎的一大诱因。我们现在很着急,因为麻黄素的副作用很大,长期应用会导致药物性鼻炎,还会有依赖性,可儿童医院的大夫说宝宝太小,没有其他更好的治疗方案及替代药物,真的是这样吗?是否需要配合吃一些抗生素?中耳炎这么长时间会不会已经影响到了听力?可不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治疗手段?急盼回复,感谢!

回答(1)
向TA提问 头像 郑雯婧 已帮助网友:2581

你好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又称小儿渗出性中耳炎,指中耳腔内含有非化脓性积液,其液来自漏出、渗出及分泌液,好发于6岁以下儿童.它由多种原因引起:①咽鼓管功能障碍.②上呼吸道感染.③分泌亢进.④鼻咽部灶如扁桃体炎、副鼻窦炎和腺样体增殖.⑤外界气压突变.⑥其它为植物神经功能系乱、腭裂、内分泌疾病等.如又并发副鼻窦炎伴有咳嗽不止,这两者互为因果,且为反恶性循环,应注意病因治疗到正规医院全面检查一下.即谓标本同治.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本病小儿发病率高,是小儿致聋的主要原因.临床上,该病在小儿耳、鼻、喉科占30%左右,在学校体检中发现50%左右的小儿患者患过此病,10%的儿童急需要有效的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一般不是独立发病,常因感冒后诱发,也常因慢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及一些上呼吸道疾病合并而来.它的主要症状有:听力下降、耳痛、耳闭塞感、耳响水音,有时伴有鼻塞及眩晕不适,检查发现:鼓膜充血内陷,鼓室可见积液,咽鼓管不通畅,同时发现有鼻腔和鼻咽的疾病,电测听检查为传导性耳聋,声阻抗检查为平坦型(B型),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导致永久性的失聪,眩晕等.该病的治疗原则是:清除耳中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祛除病因治疗.治疗方法有:抗炎、抗病毒、滴耳、滴鼻治疗,严重的还需手术治疗,手术包括有:中耳冲洗术、鼓室置管术、扁桃体摘除术、腺样体刮除术及鼻内镜手术.
本病大多可以通过比较简单的治疗换取满意的疗效.

小儿一旦出现发热、耳痛等症,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此时查体若见鼓膜充血、膨隆,甚至耳道出现脓性分泌物,可考虑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本病一经确诊,应及时治疗,以免迁延转为慢性,或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本病属化脓菌感染,故临床治疗首先应及时给予有效的抗生素,其次应注意保持耳部消洁,及时清洗外耳道脓液,用各种消炎药水滴耳.洗耳药一般予3%的过氧化氢液.滴耳消炎药一般可酌选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

在治疗本病的同时,应注意清除耳周围的感染病灶,如鼻炎、扁桃腺炎、鼻窦炎等.若患儿在病程中突然出现高热、寒战、抽风,应警惕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若本病历经 3~4周仍不愈,身热不退,流脓量多,耳后乳突红肿疼痛,甚至出现耳后脓肿,则为并发急性乳突炎,必要时可行乳突凿开术.

此外,若耳痛明显,尚可予止痛药缓解疼痛,并嘱家长加强护理,注意保证患儿休息,多饮水,予软食等.


2011-10-16
相关问答
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