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共济失调症状有哪些?

2018-11-24 女 | 22岁
回答(9)
向TA提问 张月玲 已帮助网友:2082

病人不能辨别肢体位置和运动方向,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如站立不稳,迈步不知远近,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常目视地面行走,在黑暗处难以行走。检查震动觉、关节位置觉缺失和闭目难立征阳性等。前庭性共济失调 前庭病变使空间定向功能障碍,以平衡障碍为主,表现站立不稳,行走时向病侧倾倒,不能沿直线行走,改变头位症状加重,四肢共济运动正常,常伴严重眩晕、呕吐和眼震等。前庭功能检查内耳变温(冷热水)试验或旋转试验反应减退或消失。病变愈接近内耳迷路,共济失调愈明显。

2018-11-24
向TA提问 熊平安 已帮助网友:3558

忽左忽右呈曲线前进,表现为剪刀步伐,呈“Z”形前进偏斜,并努力用双上肢协助维持身体的平稳.肌张力的改变随病变可由降低而转变为痉挛状态,共济失调步态也可随之转变为痉挛性共济失调步态.站立不稳,身体前倾或左右摇晃,当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时,摇晃不稳更为突出,易摔倒常是患者早期的主诉.患者常常说到:“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时,行走不稳更明显,更易摔倒”.随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表现起坐不稳或不能,直至卧床.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小脑及其有关联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的:躯干共济失调(姿势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步态和姿势(站立和坐时)平衡障碍,如站立不稳,起坐不稳,行走不稳, Romberg征(睁眼,闭眼)阳性(不稳),上肢共济失调不明。

2018-11-24
向TA提问 wangwen 已帮助网友:2477

大脑性共济失调症状轻,较少伴发眼震;感觉性共济失调病人不能辨别肢体位置和运动方向,如站立不稳,迈步不知远近,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常目视地面行走,在黑暗处难以行走;前庭共济失调使空间定向功能障碍,以平衡障碍为主,表现站立不稳,行走时向病侧倾倒,不能沿直线行走,改变头位症状加重,四肢共济运动正常,常伴严重眩晕、呕吐和眼震等。不伴感觉障碍,有眼球震颤、构音障碍、讷吃和特殊小脑步态,即行走时两足分开,步距大小不一,步态蹒跚不稳易倾倒.指鼻试验时共济失调极为明显,可见上肢呈弧形摆动与意向性震颤,并有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关节运动过度、快复动作障碍、肌肉反跳现象.
以上是对“肢体共济失调症状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8-11-24
向TA提问 彭丽霞 已帮助网友:2212

共济失调人体的姿势保持与随意运动完成,与大脑,基底节小脑,前庭系统,深感觉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系统的损害将导致运动的协调不良,平衡障碍等,这些症状体征称为共济失调.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小脑性共济失调是(遗传性共济失调)最常见的症状,几乎100%的IAs患者有共济失调的表现.小脑性共济失调可通过IAs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观察,如穿衣,系扣,端水,书写,进食,言语,步态等.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成年发病者,步行时不能直线.改善视固定和眼、手协调,使患者能利用视觉帮助稳定;训练患者恢复正常的中线感和垂直感,以便他们在运动中有返回中线的参考点。

2018-11-24
向TA提问 张绍兰 已帮助网友:2022

共济失调是由神经系统各个部位的很多病因引起的;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
①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②小脑性共济失调;
③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
④大脑型共济失调。共济失调通过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来观察,如穿衣、系扣、端水、书写、进食、言语、步态等。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成年发病者,步行时不能直线。忽左忽右呈曲线前进,表现为剪刀步伐,呈“Z”形前进偏斜,并努力用双上肢协助维持身体的平稳;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时,行走不稳更明显,更易摔倒;起坐不稳或不能,直至卧床
改善患者运动的姿势基础;

2018-11-24
向TA提问 魏帅帅 已帮助网友:1821

因前庭系统损害引起,以平衡障碍为主.
特征为静止与运动时均出现平衡障碍.与小脑性共济失调有相同点,如站立时两足基底宽、身体不稳、向侧方或后方倾倒、步行时偏斜等.但一般都有明显眩晕、眼震和前庭功能试验异常等可资鉴别. 为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病因不明,大多有家族史,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偶为伴性遗传.病理变化以脊髓、小脑、脑干变性为主,周围神经、视神经、大脑和小脑等也可受累.临床以共济失调、辨距不良为主要表现.,眼球震颤常无.定位诊断主要在小脑蚓部(原始小脑)受损害.可见于ADCAⅢ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四肢协调性共济失调(运动性小脑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肢体完成各项动作的平衡障碍,如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准,辨距不良,轮替运动差,误指试验偏向病侧,眼球震颤较多见(粗大),步态不稳等.一般上肢比下肢的共济失调严重.定位诊断主要在小脑半球(新小脑)受损害;

2018-11-24
向TA提问 何伟文 已帮助网友:2756

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在睁眼时减轻,闭目时加剧,伴有位置觉,震动觉减低或消失.因深感觉障碍下肢重而多见,故站立不稳和步态不稳为主要表现.患者夜间行路困难,洗脸时躯体容易向脸盆方向倾倒(洗脸盆征阳性).行走时双目注视地面举足过高,步距宽大,踏地过重,状如跨阈,故称跨阈步态.闭目难立征阳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正确.
小脑及其传入传出纤维病变都可引起共济失调,特点是既有躯干的平衡障碍而致站立不稳,也有肢体的共济失调而辨距不良、轮替运动障碍、协调不能、运动起始及终止延迟或连续性障碍. 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受睁眼、闭目或照明度影响。
以上是对“肢体共济失调症状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2018-11-24
向TA提问 张瑶 已帮助网友:4112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以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眼、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及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为特点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女孩发病较男孩多,本病最明显的改变是球结膜血管扩张,以后出现眼睑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其次是面部、耳及颈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有时皮肤还可见到咖啡牛奶斑、色素脱失斑等改变.神经系统症状最早表现为小脑共济失调,开始表现在走路时,生后18~24个月开始出现症状,也有晚到5岁后才开始起病,病儿出现运动不协调、走路步态不稳、用手指鼻不准确等,到12~15岁发展到完全不能走路.随着病程进展,智力逐渐减退.
本病患儿常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史,或肺炎、鼻窦炎反复发作.查血免疫球蛋白(lgA)减少.

2018-11-24
向TA提问 黄文飞 已帮助网友:3034

共济失调,病损部位在原始小脑,新小脑,小脑核团,小脑传人(出)纤维,临床表现为躯干,肢体,步态的共济失调.可见于ADCAI型等.
另外,IAs有部分类型有较明显的周围神经损害,脊髓后索损害,而表现有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其特点是没有视觉辅助时,共济失调症状更明显,行走时常常低头视脚下路面,不敢正视前方,夜间行路更困难,洗脸时身体易向脸盆方向倾倒,Romberg征闭眼时更明显不稳,常伴有深感觉(位置觉,震动觉)减低或丧失.可见于Friedreich共济失调,Refsum综合征,后柱型共济失调,Roussy-Levy共济失调等.
共济失调表现可见于某些代谢性共济失调(如Hartnup病)和周期性共济失调(EA).构音障碍 构成发音器官肌肉的共济失调,以说话时发音生硬(爆发性言语),声调高低不一,音节含糊不清,音节停顿不当或停顿延长,呈吟诗状或断续性言语.IAs患者晚期时,几乎所有患者有运动失调性构音障碍.痉挛性构音障碍也可见于IAs患者.书写障碍 IAs患者书写时由于出现辨距不良,协调障碍,静止不能等,致字线不规则,歪歪斜斜,字行间距不等,字越写越大,笔尖将纸写破.
步态异常这是IAs患者常见的症状体征,以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最常见,站立时基底增宽,为双下肢分开,上身及头部左右摇晃;行走时也是基底增宽,摇晃不稳,足高抬,足跟用力着地,不能走直线.另外,HSP常呈痉挛性步态,腓骨肌萎缩共济失调可呈跨阈步态.

2018-11-24
显示全部答案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相关问答